信息來源:福建日報2017年7月28日第四版 發布時間:2017-07-28 12:03:09 作者:林智嵐、李白蕾
人大監督解決消防難題
□本報記者 林智嵐 通訊員 李白蕾
市政消火栓找不到、打不開、沒有水;部分小區消防設施損壞,消火栓無法供水;小區消防通道被占用……這些都是市民關注的熱點。
福州市人大常委會運用各種監督方式,對福州市消防工作進行了全方位、立體式的監督。今年來,在常委會會議聽取了市政府關于消防工作情況的報告之后,組織常委會組成人員、市人大代表開展了4場視察調研,實地查看了部分住宅小區、養老院、地鐵1號線臨時施工用房、工業廠房改商業用途等重要部位的消防安全狀況,并舉行專題詢問會,推動解決消防難題。
城市綜合體裝修障礙 將依法處理
如今,大型城市綜合體在福州遍地開花。市人大代表們說,不少餐飲商鋪業主反映,入駐城市綜合體開店,消防審批有些難。
市消防支隊支隊長陳建華說,城市綜合體體量非常大,少則二三十萬平方米,多則七十多萬平方米。萬一里面失火,極可能產生嚴重后果。這幾年對城市新建的綜合體消防要求非常嚴格,因為綜合體建成之后有很多商家進行裝修,衍生了很多問題。“一些商戶或是裝修采用不合格材料,或是變動了消防設施,或是改變了原來商場的性質用途,增加了火災風險。比如,這個地方本來是做商場,你做成餐飲,本來是賣服裝的,你做成燒烤店,這里消防要求就有千差萬別。審批通過率不高,這也是一個原因。”
一些綜合體的物業管理方和消防工程施工企業在進場施工時設置障礙,例如指定材料,要收協調費、配合費、消防設施調整費等,群眾意見非常大。為此,消防部門今年4月出臺了專門針對綜合體(包括大型寫字樓)的規定,今后再發現物業公司或者消防施工企業設置障礙,刁難卡殼小業主,將按照《消防法》有關規定進行處理。
購置云梯消防車 保障高層建筑
福州市現有高層建筑800多個,其中百米以上的就有50多個,目前在用最高建筑達220米,這些高層建筑萬一發生火災,施救難度非常大。
陳建華表示,高層建筑發生火災,一時不會一棟樓整個燒起來,但會從一個樓層蔓延兩三層、三四層。“目前,我市消防部門配備的最高登高平臺車為90米,若起火點再高一些,確實沒有辦法。”他說,高層建筑發生火災,主要依靠室內消防設施發揮作用,如果失去作用僅靠外面力量救援,會非常困難。“所以我們消防部門在對高層建筑消防安全進行日常巡查時,也一再強調,要加強樓體內部消防安全管理,不能過度依賴外部救援。”
福州市財政局負責人表示,2016年和2017年這兩年,市財政部門每年都安排3000萬元用于消防裝備的提升改造,現有購置云梯消防車的計劃。下一步,將和消防支隊配合,提出整個消防裝備的總體規劃。
力爭兩年內完成對地下消防栓的改造
市人大代表們發現,全市約有2500個市政消防栓埋在地下、難找也難用。為此,市建委已明確制定改造方案,新式消防栓將改造成為地上式、反光式,并計劃每月完成改造100個至120個,用2年時間全面完成。
市建委承諾:8月1日起要求供水企業將住宅小區消防總閥門和總表納入日常巡查,確保供水總閥門打得開、消防用水不間斷;12月31日前逐一排查“一戶一表”工作對小區消防設施的影響,形成檢查報告;明年1月1日起建立提醒服務機制,督促消防設施管理維護單位落實責任。
接下來,福州市人大常委會將持續跟蹤監督,進一步推動消防安全工作落實,并于年底前組織追問,真督實促、一抓到底。
七年監督破解學校“超大班額”
□鄭荔明 朱金妹
近期,漳平市第二實小改擴建項目、教師進修學校第二附屬小學一期項目工程已基本完成,秋季可開始招生;漳平一中改擴建項目、漳平二中改擴建項目、漳平三中二期工程正按計劃緊鑼密鼓建設;城北小學、城北幼兒園,城南小學、城南幼兒園和城隍廟幼兒園等五個項目已進入施工圖設計階段。伴隨著教育布局的優化,困擾漳平多年的“超大班額”現象將得到有效緩解。
“以往最多的時候,一個班達到62人。”漳平市第二實小的張建華校長說。按照有關規定,中小學標準班額為小學45人,初中50人,但很多地區由于教育資源不足或分布不合理等原因,只能擴大班額。在2011年,漳平市60%的中小學、幼兒園存在超大班額現象。
超大班額不但讓教室和校園活動場所擁擠不堪,而且讓教師長期負擔過重,精力無法顧及全體學生,影響了教學質量,家長反映強烈。民有所呼,我有所應。在2011年12月召開的漳平市第十六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期間,菁城、象湖、溪南、和平、蘆芝、西園、南洋等代表團46位代表聯名向大會提出了《關于合理調整城區中小學、幼兒園布局的議案》。會議做出了相應決議。
2012年,漳平市政府制定了城區中小學、幼兒園布局調整實施方案,當年7月30日召開的漳平市第十六屆人大常委會第五次會議表決通過了《關于漳平市城區中小學、幼兒園布局調整實施方案的決議》,這標志著漳平市城區中小學、幼兒園布局調整工作進入實施階段。
響鼓仍需重錘。為了讓決議開花結果、惠及民生,2012年11月、2013年9月、2014年9月、2015年9月、2016年9月,漳平市人大常委會連續五年聽取和審議了《漳平市政府關于城區學校布局調整工作情況的報告》,每一年都針對存在問題,提出書面審議意見,要求市政府在九十日內向市人大常委會報告審議意見研究處理情況。以2016年9月漳平市第十六屆人大常委會第四十二次會議為例,會議在聽取和審議了市政府的報告后,針對個別項目推進緩慢、資金缺口較大、上學與放學交通擁堵尚未得到有效解決、城區辦學容量仍然不足等困難和問題,提出了六條審議意見:一是推進項目進度。對于已經投入使用的學校要盡快完善校園環境;對于正在實施的項目要倒計時安排工程進度;對于尚未協調落實的項目要盡早啟動建設。二是加強資金保障。通過多種渠道籌措項目建設資金,統籌調度安排,保障項目順利實施。三是重視學校安全。針對城區學校上學、放學交通擁堵問題,認真研究完善相關措施,科學合理安排,確保學生安全。四是加強服務指導。相關職能部門在前期工作和建設過程中要提前介入,使項目建設少走彎路。五是加大教師補充力度。針對新建學校對師資的需求,盡早做好教師逐年配備補充的計劃和招聘工作。六是制定中長期城區學校布局規劃。針對城市擴容、農村人口轉移等實際,科學制定中長期城區學校布局規劃并分步實施。
連年追蹤,連年辦理。在漳平市人大的監督下,漳平市政府認真落實決議,完成了漳平職專搬遷至原漳平三中高中部的工作,擴大了進修校附小、菁東幼兒園校園面積和辦學容量;撤銷了漳平二中桂林教學點,將學生并入總校;將西園中心校、西園幼兒園搬遷至西園學村,西園中心校、西園幼兒園、西園中學分別作為附小、實幼、二中的校區納入“一校多區”管理;啟動了漳平市實驗小學、漳平市實驗幼兒園等學校異地整體遷建工作。漳平三中新校區、城關小學、第二實小等3所新學校如期開學。2016年10月18日,漳平市通過了“全國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教育部督導評估認定。
城區學校布局調整初見成效,但人大監督的腳步還未停下。今年漳平市人大常委會再次組織實地調研,并在6月召開的常委會會議聽取和審議了《漳平市人民政府關于進一步優化城區學校布局調整工作推進情況的報告》。會議對推進項目建設、合理調度建設資金、優化校園規劃和設計、繼續加大教師補充力度、擴大城區初中辦學容量等提出了審議意見。
下一步,漳平縣政府計劃在城東片區規劃新建一所可容納1800名在校生的較大型初中,爭取2020年前投入使用,以緩解漳平二中、三中的招生壓力,滿足城區市民子女的入學需求;計劃通過學校布局調整,為漳平三中(完中建制)今后的發展預留30畝建設土地。
|
|||
|
|||
|
|||
|
|||
|